|

|
面對市場激烈的競爭,除了價格空間受到嚴重壓縮,客戶交貨期一再縮短,幾乎到了不合理的地步,業者面臨空前挑戰;再加上客戶少量多樣的訂單,產品變化大,客製要求高,更如同雪上加霜,業者不禁要問:『電子業的春天何時會來臨?』 |
|
這組數字,充分表達了提高競爭力的關鍵。企業必須從早先的5天內完成95%的訂單(955),提昇到3天內完成97%的訂單(973),再拔高到2天內完成98%的訂單(982)。除了提高產能之外,還必須徹底的改變生產型態,甚至於改變產品的設計與結構。這些年來,許多企業為了因應少量多樣的訂單,生產型態從MTS(Make-To-Stock)轉變為MTO(Make-To-Order),又為了要達到快速交貨的要求,採ATO(Assemble-To-Order)的生產型態。而這樣的轉變,所影響的不僅是生產型態,包括產品結構、採購策略、接單模式,都必須隨之調整,可謂牽一髮動全身。 |
|
|
然而,隨著整體的調整配合,首先發生的問題就是因為少量多樣的產品型態,尤其許多產品之間的差異雖然相當微小,卻不得不各自建立不同的BOM表,資料建立時已經暈頭轉向了,若遭遇設計變更ECN(Engineering-Change-Notification)時,幾乎就要哀鴻遍野了。 |
|
|
不僅研發單位頭疼,當業務人員接到訂單時,要如何將客戶所指定的需求明確地轉達給生管更是一大難題,也因此許多企業的人員想出各種不同的作法,只為了讓生產單位能準確地製造出客戶訂購的產品。 |
|
|
但是,即便業務大費周章地向生管表達了訂單需求,倉庫卻未必能配合得天衣無縫。原因無他,就是因為重要零組件的預測資訊未能及早,以到採購單位或廠商不能如期完成所應進行的備料工作。 |
|
|
另外,當面臨委外加工、OEM、ODM時,常無法得知線上進度,因此耽擱了廠內製造的配合,亦不能進行產能及庫存調撥,導致供應鏈的庫存量、運輸及生產成本不斷增加。 |
|
解決電子組裝業的痛,就靠eChampion
ERP! |
|
|